**犀牛娱乐原创**
文|南如珉 编辑|朴芳
曾几何时,中国电影几乎形成了一种“申奥”情结,深深地渴望能够在奥斯卡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。尽管面对着巨大的挑战和无尽的追求,最终却未能如愿,视线不由自主地转向了欧洲三大电影节——戛纳、柏林和威尼斯。在这三大电影节的竞争中,戛纳的影响力显然最大,威尼斯和柏林则相对稍逊一筹。
如今,随着毕赣新作《狂野时代》再次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,国产电影冲击金棕榈奖的热潮再度升温。然而,从当前的局势来看,这一次似乎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。
### 《狂野时代》:风格化之作,评论两极
展开剩余76%就在昨日,备受瞩目的《狂野时代》终于在戛纳首映。考虑到毕赣一贯的风格,尤其是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那种极具个人特色、挑战观众思维的表达方式,可以预见,这部电影注定会引发不小的争议。果然不出所料,《狂野时代》同样呈现出极为鲜明的两极分化——正如所有典型的毕赣电影一样,这部作品拥有极高的辨识度。
与以往不同的是,这次毕赣加入了当今娱乐圈最炙手可热的年轻演员易烊千玺,令整部影片的吸引力倍增,成为了戛纳最热的国产电影之一。影片采用了前所未有的结构,以“迷魂者”这个人物串联起华语电影百年历史的梦幻。影片内容涉及多个风格的融合——默片、谍战片、黑帮片、禅意片、温情片等,是一部充满实验性的作品。在这部电影中,易烊千玺一人承担了5个角色,横跨中国电影的百年之旅。
过去,我们见证了太多电影人献给电影的“情书”,在那些情书之中,毕赣的这一封显然更为真挚和独特,充满了致敬与纪念。尽管如此,《狂野时代》依旧延续了毕赣一贯的影像风格——走的依然是“不走寻常路”的路子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这部影片与《地球最后的夜晚》极为相似。
显然,这种独特的结构和风格注定了它会引发极大的争议。喜欢它的人会极度钟爱,反之也会觉得过于难以接近,最终成为一部分观众的专属。戛纳的场刊评分已经为《狂野时代》定下了基调——2.4分(满分4分),位列中下游。根据各大媒体的反馈,这部影片的非线性叙事、长镜头、哲学隐喻等都设立了相当高的门槛,影片“形式大于内容”的评价尤为普遍。
### 为何戛纳对国产电影的加持并不显著
如同前文所述,国产电影对奥斯卡、戛纳的情结深得不能自拔。早期张艺谋、陈凯歌等导演为争取奥斯卡奖项而不惜将部分作品量身定制,而随着难度的降低,欧洲三大电影节成为了新的目标。然而,这三大电影节的竞争依然异常激烈,回顾近十年的国产电影历程,登顶的机会并不多,尤其是金棕榈的争夺几乎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。
事实上,近十年来,虽然许多国产电影频频入围欧洲三大电影节,但真正斩获大奖的却凤毛麟角。比如2019年,王小帅的《地久天长》不仅入围柏林主竞赛单元,还荣获最佳男主角与女主角奖,成为近年来国产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的代表之作。然而,这一年的亮眼成绩并不代表着国产电影整体的“胜利”,毕竟,《地久天长》只是一颗闪亮的星,而大多数国产影片仍然无法在国际电影舞台上脱颖而出。
2023年的戛纳电影节上,已有180部国产电影亮相,尽管如此,能否打响知名度,获得国际市场的青睐,仍然是未知数。毕竟,亮相戛纳的意义,已经不再单纯是为了争夺奖项,而是为了卖片和吸引海外买家的注意。
### 戛纳加持,能带来多少好处?
那么,戛纳电影节的加持究竟能给影片带来多少实际的好处呢?答案似乎并不那么明确。虽然戛纳电影节的确能让一些影片获得更高的曝光度,吸引海外卖家的关注,但在实际操作中,能否带动内地市场的表现却并不显著。尤其是那些没有获奖的影片,几乎不可能对内地市场造成实质性的推动。
比如,《江湖儿女》和《地久天长》这类影片,即便在戛纳等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,也未能在内地市场上产生更多的热度。对此,业内人士不禁感叹,文艺片所获得的奖项,和主流观众的口味几乎无关,它们依旧只能在小众市场中获得认可。
然而,《狂野时代》似乎是个例外。毕竟,易烊千玺的号召力依然无可匹敌,无论这部影片在戛纳的表现如何,内地市场的保障几乎是板上钉钉的。
### 总结
从总体来看,国产电影在戛纳等欧洲三大电影节的表现仍然充满挑战,尤其是金棕榈奖的争夺依然遥不可及。《狂野时代》虽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,但在金棕榈奖的角逐中显然面临巨大困难。尽管如此,毕赣用自己的独特风格再次刷新了我们对国产电影的期待,也让我们期待它能在未来的电影节上带来更多的惊喜。
发布于:山东省蚂蚁配资-股市策略配资-配资股票开户-现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