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大将在不到20天后正式退市。
由于未能按时完成重组,按照港交所的规定,恒大,这家曾经的房地产巨头,将于2025年8月下旬彻底退出市场。
几年前,恒大爆出了2.4万亿的巨额债务,这件事情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巨大反响,许多购买恒大楼盘的买家最后遇到了烂尾楼,而投资恒大股票的人更是损失惨重,许多普通民众因此遭受了严重的经济打击。
过去几年来,恒大虽然处置了超过4000亿元的资产,但与那超过两万亿的债务相比,根本无济于事,远远无法填补这个窟窿。
回想起来,如果当初能更早听取恒大“吹哨人”香橼的警告,或许债务不会发展到如今的地步。
然而,世上没有后悔药,转眼十多年过去了,当年发出警告的那个吹哨人,如今却遭遇了严厉的打压,甚至被罚了大笔款项,这一切真让人感到惊讶。
恒大的造假真相逐渐浮出水面。
2012年6月,恒大风光无限,许家印几乎成为中国房地产黄金时代的代名词。
这时,美国做空机构香橼的创始人莱福特发布了一份长达57页的报告,直指恒大财务造假,指出恒大早已资不抵债,并列出所谓的“五宗罪”和“七大危机”,内容尖锐得令人震惊。
报告一出,香港股市立刻反应,恒大股价当天大幅下跌,市值蒸发数百亿。
许家印迅速反应,毫不犹豫地召集九家顶级投资银行来为恒大“辟谣”,大家齐声声称香橼根本不懂会计,纯属恶意抹黑。
这场较量从一开始就显得不公平,一边是名声显赫但规模不大的做空团队,另一边是拥有巨额资金和强大关系网的恒大。
恒大不仅口头反击,还动用顶尖律师,隔月便将香橼告上法庭,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大战。
这场官司足足打了四年,对恒大而言,律师费不算什么,但对香橼而言却是一场漫长的消耗战。
最终,香港法院判定香橼败诉,认定其散布虚假信息,罚款400万美元,并禁止其在香港市场活动五年。
这一判决让莱福特成为公开的“造谣者”,被迫离开香港,而恒大则赢得了法律和舆论的双重胜利,继续高歌猛进,当时很多人认为,这是实力企业战胜投机者的经典故事。
然而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决者,现在的恒大,昔日的房地产巨头,如今却完全不同,公司背负的债务超过2.4万亿,深陷危机。
为了偿还债务,恒大出售了不少资产,套现超过4000亿,但这点资金根本无法与庞大的债务相抗衡。
曾经热火朝天的工地,如今许多已变成烂尾楼,毁了无数家庭的安家梦。
投资者们损失惨重,由于重组未能完成,恒大的股票预计到2025年8月将被摘牌,从资本市场上彻底退出。
恒大如今的问题,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被预言,而这一预言的提出者正是当时的做空机构香橼。
那时香橼发布的报告称恒大财务存在重大问题,并指出“五宗罪”和“七大危机”,当时恒大及其支持者们将这一报告视为谎言和诽谤,没想到如今所有的指控都变成了事实。
更为尴尬的是,近期香港证监会经过长期调查,确认恒大财务确实存在严重造假,虚报收入超过5000亿,这一官方结论狠狠打了当年判定香橼败诉的当头一棒,也证明了当年的指控并非无的放矢。
这段历史非常有趣,法庭当年认定香橼散布的是谎言,现实却证明这些“谎言”是真实的,恒大赢得了官司,却彻底失败,而香橼输了官司,结果却预言成真。
莱福特当初因为揭露恒大财务问题而被赶出香港,很多人开始觉得他是目光敏锐的被冤者,但事情很快发生了转变。
在被驱逐后,他没有停止行动,而是改变了策略。
他公开表示香橼今后只做多头,而不再做空,听起来像是经历挫折后的转变,但美国证监会和司法部的调查显示,他实际上变成了一个“捧杀”高手。
莱福特利用自己的名气,大量推荐23只股票,每次推荐后,这些股票的价格都上涨超过10%,但他背地里却在低价时偷偷抛售,利用普通投资者的资金从中获利,根本不是在帮助散户,而是在骗钱。
美国证监会对香橼及莱福特展开诉讼调查,并发现他与对冲基金合谋操纵股价,非法获利至少1600万美元。
在调查过程中,他还撒谎否认合作,因此又被加上了撒谎罪。
曾有360创始人周鸿祎表示,莱福特做空的动机纯粹是“为了做空而做空”,他的唱衰和吹捧不过是为了个人获利的工具。
如今,恒大因债务失控而倒闭,许家印付出了惨重代价,而莱福特因操纵市场被司法部门严厉惩处,最高可能面临超过20年的刑期。
虽然两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,但最终却都走向了灭亡。
他们既不是完全的坏人,也不是完全的好人,而是被利益驱使,卷入了残酷的资本战争中。
在这十多年间,最令人心痛的,还是那些普通投资者,他们付出了最大的代价。
那些将一辈子积蓄投入恒大的家庭,得来的却是烂尾楼;那些相信莱福特推荐买股的散户,最终也损失惨重,他们才是这场资本游戏中最无辜和最受伤的一群人。
蚂蚁配资-股市策略配资-配资股票开户-现货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